橙子视频app

橙子视频app   |   走進中仁    |   中仁文化    |   中仁事業    |   中仁產品   |   中仁動態   |    人才規劃    |    聯系中仁

中仁健康產業集(ji)團(tuan)以“健康產品締造者”為使命,

愿與社會各界(jie)同仁合作(zuo)共謀(mou)發(fa)展(zhan)。

青島中仁健康產業集團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長江路17號
聯系人:孟女士  0532-82210677 

郵箱:zhongrengroup@126.com

查看手機站(zhan)

微信公眾號

?2018   中仁健康產業(ye)集團  版(ban)權所有   |     

中仁故事(四)

分類:
中仁故事
發布時間:
2018/06/25
【摘要】:
攜手中仁,共創輝煌
真愛有多長
  記得在兩年前的那個冬天,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年味漸漸濃起來,寒冬臘月的一個早晨,大街小巷川流不息,到處都是購置年貨的人們,家家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息。然而在慧博花園小區1號樓居住的孫立祥一家卻冷冷清清。這是一個特殊的家庭,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大兒子6、7歲,4歲的小兒子身患先天嚴重的疾病,孩子的媽媽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已經離家出走很久了。平時只有年邁的爺爺照顧著這兩個孩子。孫立祥在一個小工廠上班,每月只有3000元微薄的收入,既要維持一家老小的生活,還要支付孩子高額的醫藥費。過節了,家家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息。然而,在這一家,祖孫三代,卻守著冷冷清清的空房子,守著病床上瘦弱的孩子。大一點的男孩天天趴在窗戶上,羨慕的看著小區里的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拎著大包小包開心地進進出出,而自己的爸爸總是留給他一個早出晚歸忙碌的身影。
  早晨,孫立祥家的門鈴響起了,物業公司的張述香經理和幾個工作人員帶著現金,帶著過年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出現在家門口,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接過來,不停地說:“太感謝了,太感謝了!”7歲小男孩的眼睛閃著光亮,弟弟打針吃藥的錢有了,過春節的年貨有了。剛才阿姨說這些錢和東西都是張董事長讓送來的,這個張董事長是誰呢?我長大了也要像他一樣幫助別人。
  像孫立祥這樣,受到張述仁董事長資助的事例不勝枚舉。對于員工張守富來說,面對突然降臨的大病,正當他恐慌無助時,在第一時間得到的不僅是張董事長經濟上無私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董事長的人格魅力給予了他強大的精神支柱和戰勝困難的勇氣。現中仁集團員工張浩出生在萊蕪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她永遠忘不了令她百感交集,淚水潸然而下的那一幕。大學四年幾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當她接到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面對高昂的學費,全家人一籌莫展時,是張董事長伸出了溫暖的手,鼓勵她不能放棄學業,要堅強地面對生活,在張董事長的資助下張浩順利地完成了學業。
  張述仁董事長給予溫暖的還有許許多多個家庭、許許多多名員工、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張董事長看來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卻彰顯了他無私的大愛,他播撒溫暖,用愛心傳承美德。
  曾經是教師的張述仁先生,始終懷著對教育的一片赤子之情。在他的骨子里,始終還是當年的那個教師,他沒有忘記家鄉的教育還需要建設。
  當膠州市第五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在書吧快樂地讀書時,當少海小學的孩子們歡聲笑語穿梭在仁海沐風長廊時,當實驗初中的學子們倘佯在校園的綠樹與花海中時,或許這些孩子們并不知道他們正沐浴在中仁集團的大愛陽光下。中仁集團始終把“以人為本、服務社會”融入到社會公益事業中,把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中仁集團不忘初心,感恩樂善,奉獻社會的一樁樁、一件件感人至深的故事,不正是很好地詮釋了中仁集團中正仁愛的企業精神嗎?這也正是中仁集團不斷發展壯大的內在動力。
  新學期就要開始了,我的學生們對將要學習的化學會充滿期待的,作為化學教師的我,會在新學期的第一節課無比幸福無比自豪向他們講述曾經有這樣一位化學教師——我們的董事長張述仁先生,以他深厚的化學功底憑他的勤奮和執著研發了一系列與化學相關的產品。從一個農民的兒子成為今天企業家的故事。我還要讓我的學生明白這樣的道理——勞動創造財富,勤奮成就夢想。
  中仁集團,在張述仁董事長的帶領下,一定會以大愛為本,勇往直前,為中國夢的實現,書寫屬于中仁的壯麗詩篇。人生有涯,愛無涯。中仁集團追求夢想的路有多長,真愛就有多長。
 
一句承諾,頂住一個“仁”
  我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是否還記得自己從小到大做過多少承諾呢?恐怕沒人能說的清吧,對親友我們承諾過,對同事我們承諾過,對客戶我們也承諾過,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始終如一地堅守自己做過的承諾呢?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張圖片,這是兩周前我在參觀中仁集團的時候拍下來的,這面錦旗現在掛在中仁房地產公司的大廳門口,而讓我深受打動的是上面只有簡單的“仁義”二字,而它背后卻是一個關于承諾的故事。
  這天中仁房地產公司來了一個身有殘疾的客戶,他在購房時提出希望將自己的房屋進行改造來方便自己的日常生活,這樣一個特殊的要求被銷售人員答應了下來,業主十分滿意地交了房款。可收到房子的時候卻非常失望,房子并沒有進行改造,當初接待他的銷售人員也已經離職,而公司也并不知道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承諾。沒有任何憑證的他,決定就這么認了吧。而中仁集團的董事長張述仁無意中得知了這件事,經過專人調查后確認情況屬實,立刻派專人為這位業主改造了門窗和水電。業主深受感動,立馬連夜制作了一面錦旗送給了公司,也就是圖中的這面錦旗。上面的“仁義”二字是張述仁的為人之道,也是中仁集團的經營之道,在座應該有非常多的中仁員工,我相信這面錦旗已經成為大家心中的一面旗幟。
  張述仁學長,是我現在就讀的青島大學的優秀校友,所以我更愿意稱他為學長。他赤手空拳打拼商場,從原先的一個校辦工廠到如今的擁有十家公司四大事業組團,涉及了健康產業、房地產、建筑等等各個方面,成為了青島市民營科技企業的50強。十九年來他始終堅持一個承諾——“以人為本、服務社會”,這是他對自己對企業的承諾,也是對社會對客戶更大的承諾,這份承諾的背后是誠信、是仁愛、是責任、是付出。
  關于承諾的故事在中仁還有很多。2007年,膠州市號召企業參與農村建設,張述仁學長積極響應,自掏腰包為膠西鎮小張家莊村進行全村的路面硬化。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仁集團的資金也異常緊張,但答應的事情必須要做。他甘愿增加負重,增加自己的債務,履行了自己的承諾,按時將道路全部修完。而也正是從此開始,張述仁學長和中仁集團便開始了他的公益之路。中仁始終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企業的社會責任,始終傳遞著她的無疆大愛。
  企業慢慢發展壯大,中仁集團成為了知名企業。但這也只是張述仁學長的第一步,他要做的就是每天早晨員工在微信群里發布工作安排時必加的那句,就是公司網站橙子视频app最大的那行——“我們承諾創造一個偉大的民族企業,一個大愛的世界。”
  2011年中仁集團投資3000萬,捐建了膠州市第五實驗小學,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現在第五實驗小學是膠州市基礎設施和教學質量幾乎最好的小學之一。而直到現在為止,學校的所有的維護費用,仍然由中仁集團來承擔。
  張述仁學長曾經從事過九年的教育工作,因此對教育事業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節,所以每年中仁集團都會對膠州市的教育事業進行各種形式的捐助。
  后來中仁集團又成立了2000萬的慈善冠名基金,受捐助的學生超過了百名,受捐助的大學生有的畢業回到了膠州留在了中仁工作。這份仁愛,從中仁流出,又流回中仁,最終傳遍了社會。
  其實我在準備整個演講的過程中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評判一個優秀企業的標準到底是什么?僅僅是創造了多少財富嗎?然而張述仁學長的回答卻是“關鍵要看能有多少社會責任”。每天早晨他都會在企業的微信群發布一天的工作目錄,每次他都會告訴員工“我是一個友善負責的男人,我承諾我們將建設一個偉大的民族企業,一個大愛的世界。”這是中仁集團的企業愿景,而也正是這份愿景埋在了每個中仁集團人的心靈深處,種下了一個關于承諾、關于責任的種子,我現在已經看到了它在慢慢地生根發芽。
  大家常說一諾千金,一個承諾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呢?從中仁這里我找到了答案,我看到中仁人用承諾頂起了一個仁,擔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而我也相信能夠履行自己承諾的企業必將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我心中的中仁
  非常感謝中仁集團能夠組織和邀請我們兩次走進中仁。非常榮幸今天能在這里和朋友們一起“講述中仁故事,品味健康人生”!
  青島中仁集團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注冊總資本2.7億元,總資產12.6億元,在職員工近600人,目前已經是一家下轄十家子公司,四大事業組團的多元化集團公司。
  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我們就不得不提我們的領軍人物,集智慧、創新、博愛于一身的董事長張述仁先生。尤其讓我感動的是他那種專注、執著和鍥而不舍的精神。
  1977年的農村,文化生活相當匱乏,能看一場露天電影,村里比過年還熱鬧,尤其是孩子。可是年輕的董事長為了考上大學,硬是忍住誘惑。村東頭在放電影,他就悄悄地一個人搬著馬扎到村西頭學習,放棄了這唯一的娛樂。
  大學畢業,任教期間,望著孩子們那渴求知識的眼神,張董甚至連晚上睡覺都在想著各種題型,有時在睡夢中突然想到一個好題,就趕緊爬起來記在本子上,第二天好講給孩子們聽。
  創業期間,中仁化工有限公司的主打產品是防水材料,為了實地考察產品,研究改進方案,張董一有時間就往客戶那兒去。特別是下雨天,別人都往家里躲,他卻向外跑,就連客戶工地上看門的老大爺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中仁防水,雨中送情”風靡了整個建筑市場。
  就在中仁房地產順風順水之時,張董清楚地意識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永不滿足現狀的他果斷地將眼光瞄向了健康產業。51歲的董事長對自己說:“還不晚,一切都可以學”,他再次將那種專注和執著完美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苦心鉆研,悉心求教,從一個門外漢到健康產業的內行,連專家都為之驚嘆!
  傾心公益,感恩社會,樂善好施,不忘初心。
  張董幫助自己的員工買房,給孩子落戶口,讓員工在膠州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張董自己掏錢幫員工購買春節回家的火車票,還叮囑千萬不要告訴員工,好讓他們安心地回家過個團圓年。張董還是一位熱心的月老,為大齡職工牽線搭橋,成就了一對對美好姻緣。
  小愛動人大愛無疆,2007年出資76萬元為膠西鎮小張家莊村硬化了村莊道路,2010年捐贈價值260萬元的苗木給膠州一中、膠州實驗中學、膠州實驗初中和膠州市職教中心綠化美化校園環境,2012年出資3000萬元建成了一所規范化小學——膠州市第五實驗小學,此舉在青島教育界尚屬首例,張董被評為膠州市慈善大使,真是當之無愧!
  19年的風雨兼程,在張董的感召下,中仁集團走出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打硬仗的職工隊伍,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客戶為中心、用愛去服務的中仁人。技術營銷員張世衛頂風冒雨及時把救魚的藥送到客戶手里,贏得客戶的信賴;研發員張辰倉即使犧牲個人時間也要拿出實驗數據,為市場提供用藥方案;銷管員大哥寧可淋濕自己,也不能淋濕貨物;門衛老明師傅365天如一日盡職盡責愛廠如家。這些動人的故事還在繼續……
  “創造一個偉大的民族企業,一個大愛的世界”,這美好的愿景、共同的理想,這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員工和企業融為一體,同呼吸,共命運。我感受到生活和工作在中仁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每個員工的眼里都透著幸福和驕傲。他們不比財富,不比幸運,只比社會擔當,這就是我心中的中仁!
  我堅信,在張董的帶領下,中仁集團在未來前進的路上必將披荊斬棘,再創輝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