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仁健康產業集團以(yi)“健康產品締(di)造(zao)者”為使命,
愿(yuan)與社會(hui)各界同仁(ren)合作共謀發展(zhan)。
青島中仁健康產業集團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長江路17號
聯系人:孟女士 0532-82210677
查看手機(ji)站
微信(xin)公眾號
?2018 中仁(ren)健(jian)康產業集團 版權(quan)所有 |
中仁故事(一)
分類:
中仁故事
發布時間:
2018/06/22
【摘要】:
仁者(zhe)愛人(ren)——中仁大事件(jian)
何為大事?轟轟烈烈可稱之為大事,運籌帷幄可稱之為大事,舍生取義亦可稱之為大事。但還有一種大事,叫做“別人眼里的小事”。
在眾人眼里,生產良心產品,滿足市場需求,企業便盡到了應有職責,此應為企業大事。但在中仁,還有一件大事——慈善公益。在中仁集團的當家人眼里,慈善公益同樣是生產,原材料是愛心,生產線是奉獻,產品是快樂——自己付出快樂,讓他人收獲快樂。
在中仁,慈善公益從來不是一種點綴,而是天平的另一端,左手是廠房,右手是社會,走進廠房是良心,踏入社會是愛心。
作為2003年就進入中仁的我,確信自己對此有足夠的發言權。
道聽途說或為假,親身經歷必是真。2012年,父親身患重病,我一方面要照顧病床前的父親,一方面還要兼顧產品銷售市場工作。那一段時間,我的世界是灰暗的,絕不是“身心疲憊”能夠形容的,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無助。在父親回膠州治療的第二天,病房里來了兩位客人,集團述智總裁和事業部守富經理。他們帶來了公司的慰問。暖心的話語、緊握的雙手,安慰了病床上的父親,也吹散了多日來籠罩在我心頭的陰霾。人在無助時,缺少的不就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和撫慰么?雪中送炭、絕渡逢舟,我對此有了全新的理解。公司領導對職工家屬尚且放在心頭,對職工冷暖更是關愛有加。為大齡職工介紹對象、給外地回鄉職工購買車票、給困難職工送去慰問品……一樁樁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在中仁都當成一件件“大事”去辦。小中見大,在中仁有了最好的詮釋。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在公司領導心中還有一個更宏偉的理想,他們要帶領我們創造一個大愛的世界。
2007年,膠州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公司董事長張述仁為了企業發展,經常深入農村掌握第一手資料,鄉間土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述仁董事長是膠西鎮小張家莊人,看著鄉親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這幾年條件好了,出門有汽車,睡覺有樓房,可鄉親們依然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就連出行這基本的問題都沒解決好,作為一個有責任的企業家怎能坐視不管?有了想法,說干就干。他毅然捐資近百萬元為村莊修筑道路和水利設施,不僅方便了村民出行,還徹底解決了部分村民的生產生活用水難題。要知道,2007年的中仁集團尚未發展到今天的規模,100萬元絕非一個小數目。屋漏偏逢連陰雨,首筆資金剛到位要開工的時候,2008年爆發了金融危機,企業經營困難,效益十分不景氣,可述仁董事長左思右想,“再難公益事業也不能停”,仍然想盡辦法籌款,堅持為群眾鋪就了致富大道。可以想象,當時的他頂住了多大的壓力。面對各方面的不理解,董事長只是說了句:“人總要感恩。”
我確信這是一句發自內心的話。在中仁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慧博花園小區大門口,立有一座“五羊跪乳”的雕塑。這座雕塑有一個小故事。那是在2008年,小區建設期間,大家都在為小區大門處立一座什么樣的雕塑而爭論不休時,董事長說了句:“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就立一個五羊跪乳雕塑吧,人總是要學會感恩的!”于是,這座雕塑就立了起來。我想,正是憑著這種感恩之心,述仁董事長才會在創業道路上頂住各種壓力,毅然決然筑就了他心中的條條大路吧。
像這樣的“大事件”,在中仁說也說不完。
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義”、“情系教育,無私奉獻”、“捐資助教,仁者風范”等一塊塊牌匾、一面面錦旗掛滿了集團的會議室,每一塊牌匾、每一面錦旗的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錦旗能言,必會告訴您中仁人為困難群眾送油送面;牌匾能語,必會告訴您中仁為職教中心捐贈的數萬棵樹苗已葉茂參天。但是,牌匾不必言,錦旗不必語。
面對無數的榮譽,中仁集團董事長張述仁先生總是淡淡地一笑:誰讓爹娘給我起了名字,叫述仁呢?
20年(nian)的(de)堅(jian)守(shou)
螺絲釘、小齒輪是很微小的部件,然而如果沒有他們,整個的機器就無法運轉了,但是再好的螺絲釘,再精密的齒輪,它若離開了機器這個整體,也不免要當作廢料,扔到廢鐵料倉庫里去的。20年發展騰飛,中仁集團如今擁有醫藥、健康、建筑、開發四大事業組團,涵蓋十家子公司。中仁就像是一臺龐大的機器,在董事長的帶領下,員工們像螺絲釘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有序不紊地推動著集團公司的運轉。
在中仁的大家庭中有許多平凡的崗位,但是有許多人在平凡的崗位上發生了不平凡的事!有這么一個人,他是中仁動物藥品公司的門衛明兆雙,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老明!
老明是公司元老級別的員工了,從建廠到現在,一路見證著公司的成長壯大。這么多年以來,老明一直恪盡職守,從未放松懈怠,真正做到了愛廠如家!他每天都要不定時地對廠內進行巡邏,無論數九寒天還是盛夏酷暑,日日如此,這已經成為滲透到老明骨子里的習慣。巡邏時,每個細節都逃不過他的法眼,生產車間、辦公樓、宿舍樓是否存在電路老化,消防通道是否堵塞,這都是深埋在老明內心深處不可逾越的紅線!
烈日似火的夏天,大地像蒸籠一樣,坦蕩蕩的大街上沒有一絲陰涼地。一個與往日無常的夏日傍晚,汗流浹背的老明師傅例行著每日的巡邏任務。忽然,他發現不遠處的天空上方冒出了裊裊黑煙,定睛一看那團黑煙是從生產車間的窗戶冒出來的。想到這個點員工們早已下班,老明師傅立刻掏出口袋里的手機通知值班人員。掛斷電話,他三步并作兩步地沖進了生產車間,拉斷電閘,隨后和火速趕來的值班人員一起撲滅了還沒有燃燒起來的大火,給公司避免了一次事故,減少了公司的財產損失。為此公司領導專門給他發放獎勵金,并授予他“年度優秀員工”的稱號。
在中仁像老明這樣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員工還有很多,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充分發揮了螺絲釘精神。中仁集團“團結進取、精益求精”的企業精神體現在一顆顆螺絲釘般的員工們身上。
20年前初辦校辦工廠的時候,董事長就萌生過做化妝品的念頭。2013年董事長高瞻遠矚,將目光聚焦到了化妝品和保健品行業。
歷經1年半的研發周期,公司研發的三款面膜終于達到了功效要求和質量標準可以正式投產了。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公司研發人員歷經了配方的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再創、一次次改進。他們甚至在實驗室里度過了多個挑燈夜戰的夜晚,為的是能夠研制出功效卓越的化妝品。研發大樓、實驗室里那時常亮起的燈光點亮的是中仁卓越的科研使命,點亮的是公司健康產業的未來。當公司準備正式投產時,才發現最初購進的10萬貼面膜僅剩下1000貼。那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這1年半的時間里,為了研發出卓越的產品,在不斷地研發、生產、試用、反饋這一循環過程中,消耗掉了9萬多個膜袋和膜布。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公司的研發人員像一顆顆默默無聞的螺絲釘一樣助力著中仁這個20年的健康夢。
近幾年人們對于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2016年8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自此,“健康中國2030”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張述仁董事長清楚地意識到,健康已經成為人們的一個重要資源,而健康產業則是一項朝陽產業。他堅信,只要抱定企業宗旨,一定能在行業中做成知名企業,“我們要將大健康產業做成民族品牌,甚至世界品牌。”
20年的堅守因為在各個崗位上有盡職盡責的員工使中仁不斷地成長,20年的堅守又因為有董事長這樣高瞻遠矚深謀遠略的領頭軍使中仁不斷地壯大。中正仁愛、禮義圖強、團結進取、精益求精。未來,在董事長的帶領下,中仁的偉大夢想定能夠實現!中仁必將披荊斬棘,勇往直前!中仁這艘承載著大愛的巨輪必將揚帆起航,馳騁萬里!
一份仁心(xin),有多暖
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回憶一下,我們一路走到現在,接受過多少人的雪中送炭?又接受過多少人的錦上添花?有一句話可以說是廣為流傳,叫做“錦上添花時時有,雪中送炭世間無”。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你春風得意的時候過來褒獎你的人很多,可是當你遭遇困難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愿意幫助你。大家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
聽完我身邊的這個故事,我想大家定會轉變你的思想。慧博花園小區一號樓業主孫立祥一家原本是個幸福的家庭,夫妻二人工作穩定,兩個孩子健康成長。可是2015年,不幸就這樣降臨了,小兒子突然身患重疾,他們跑遍大小醫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孩子的病情卻依然沒有好轉。妻子最終不堪生活的壓力離家出走,孫立祥只有把在農村的老父親接過來幫忙照看孩子,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就這樣跌入了低谷。
孫立祥成了家里唯一的經濟支柱,每月3000塊錢的工資是家里所有開銷的唯一來源,3000塊錢不僅要維持家用,還要負擔著孩子的學費、醫藥費。臨近過年,別人家的孩子都在放鞭炮,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新玩具,可是他們家連基本的年貨都沒有準備。孫立祥看看臥病在床的小兒子,再看看伏在茶幾上寫作業的大兒子,想著過了年的書費和下一年的醫藥費還沒有著落,他想找人借,又不知道還可以找誰,親戚們都被他借怕了。他心灰意冷,嘆了一口氣望向窗外,陷入了沉思……
“咚咚咚”清脆的敲門聲打斷了孫立祥的思緒,他一邊應著,一邊想“這個時候,會是誰呢?家里已經很久沒來客人了。”打開門,是中仁集團張述香經理和小區物業主任,他們帶著慰問金、米、面、油送到孫立祥的手上說:“家里的情況我們已經了解了,不用擔心,我們都是一家人,有問題大家一起想辦法。”孫立祥聽了頓時熱淚盈眶,他沒有想到,一個非親非故的公司竟然會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他更沒有想到,一個成功的高層領導會如此親切地對他一個落魄的業主說“我們是一家人”。這讓他感動又意外,他局促著不知道該不該收下這筆錢。這時一旁的物業主任勸道:“收下吧,這是領導們親自捐出的現金。過了年,你家孫叔還可以來公司上班,幫你減輕家里負擔,相信我們很快就可以渡過難關了。”聽到這里,孫立祥再也抑制不住眼里的淚水,顫抖著手接過錢,不停地說:“謝謝,謝謝你們,你們給了我堅持下去的信念,謝謝中仁,謝謝張總,我要努力撐起這個家。”屋外氣溫已經零下,屋內卻是暖意融融,不見了最初的孤獨和冷清。
領導的關愛和仁心,讓孫立祥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溫暖,他意識到自己并不是毫無所依,他還擁有一個強大并且仁愛的后盾,他也沒有被社會拋棄,他還有那么多溫暖有愛的家人。這個后盾是中仁集團,這些家人就是中仁集團所有的領導和員工。
“中正仁愛、服務社會”這樣的理念已經深深印在我們心里,影響著公司的每一個人。
中仁健康管理公司的同事可以為了幫助客戶恢復健康,在客戶無人照顧的時候親自端水喂藥,直到客戶有了好轉;中仁動物藥品公司技術人員為了解決養殖戶的燃眉之急,可以冒著暴雨,騎著摩托車奔波70公里山路趕到客戶家里研究方案……等等等等這樣溫暖人心的故事數不勝數,可見雪中送炭并不是世間無,它在中仁集團隨處可見,它體現在中仁集團每一個人身上,這就是中仁集團逐漸壯大的奧秘,這也是中仁集團從默默無聞到家喻戶曉的原因。
從高層領導到基層員工,我們都在用點滴行動去譜寫中仁人的風采,用愛心去騰飛中仁事業。這份事業關于信念,關于使命,關于宗旨,關于愿景。這份信念是誠信致遠,這份使命是造福人類,這項宗旨就是服務社會,這個愿景就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企業,一個大愛的世界!這份事業便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我是那份溫暖的見證者
四年前,我剛畢業,就在學校附近找了一份看似不錯的工作。僅僅半年的時間,我體會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每天公式化的工作和漠不關心的人際關系,讓我每天都感到很壓抑,這讓剛剛畢業的我體會到了社會的殘酷。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了中仁集團,讓我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今天是我來到公司的第386天,每一天我都在感動中成長,公司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正能量,一年來,公司里發生了無數令人感動的事情,其中有一件,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時間回到2016年,年終晚會的前一天,窗外寒風呼嘯,路上行人寥寥,辦公室里卻是一番忙碌的景象,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喜悅的笑容。因為晚會結束以后就可以回家過春節了,忙碌之余,大家討論起春節買什么衣服,穿什么鞋子的話題。然而,只有小李沒有加入大家的熱聊,一個人待在角落里忙碌著什么,臉上充滿了焦急而又失望的神情。小李是90后,大學畢業以后就來到了公司,家鄉位于最北方的黑龍江省,如今她已經一年沒有回家了,按理說這個時候她應該高興才對,可是今天她的情緒卻如此低落。大家的好奇心瞬間被勾了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地問,可是還沒有問幾句,小李竟然哭了起來。這讓大家不知所措,我們只好一邊安慰她,一邊詢問到底發生了什么。最后小李道出了原因,原來她一直沒有買到回家的車票,小李那無助的眼神讓所有人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辦公室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所有人想盡各種辦法幫小李買票,可是直到下班大家也沒能幫小李搶到回家的車票。
第二天上午,看見眼眶浮腫的小李,我們不知該如何去安慰,辦公室的氛圍變得壓抑了。突然,辦公室的門開了,門外的寒風讓屋里的溫度瞬間降了下來!進入辦公室的是我們的總裁,原本以為總裁又要給我們開臨時會議,但是卻直奔小李的辦公桌,默默地放下一張紙片就轉身離去。小李詫異了一會兒,拿起紙片仔細一看,上面竟然有自己的名字,這時她才反應過來,這張紙片就是可以讓她回家的車票!面對總裁突然送來的車票,小李激動地說不出話來,本來紅腫的眼眶里淚水在不停地打轉兒。總裁站在門口,微笑了一會兒,和藹地和我們說:“公司的員工就是我的家人,我的家人回不了家,這個年我也過不好。”話語剛剛落下,辦公室里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屋子里也瞬間變得溫暖起來,當時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暖人心脾。
第二天晚上7點,小李坐上了回家的火車,一個人的旅途,越發讓她感到孤單,她對家的思念更加的濃烈了。就在這時,一條短信打破了小李對家鄉的思念。短信是這樣寫的:“出發了嗎?一個人回家注意安全。張述智。”就是這兩句簡短的話語,讓小李再次落下了感動的淚水。回家以后,小李和家人度過了一個溫暖而特別的春節。過完年后,同事和我說,總裁在路過辦公室門口的時候,問她小李今天情緒怎么如此低落,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煩。最后知道了小李沒有買到回家的車票,并且還問了小李的家鄉地址,原本以為總裁只是隨口一問,沒想到這樣的小問題他竟然放在了心上。后來聽領導說,這張票是總裁托了很多朋友才買到的,并且比原票價貴200多元,但是總裁卻沒有和小李說。這樣的舉動對于總裁來說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卻在我們每個人心里種下了一顆溫暖的種子。
在我看來,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在父母身邊,都是我們溫暖的家,一個是父母養育我們的家,一個是讓我們進步成長的家。無論在哪個家里,都會讓我體會到家的溫暖。這離不開中仁集團20年以來文化的沉淀,也離不開企業領導對員工的關愛情懷。那年春節,中仁集團讓我再次確信當初我的選擇沒有錯;那年春節,中仁集團讓我堅定了和她走下去的決心;那年春節,我是那份溫暖的見證者。今天我要把那份溫暖延續下去,中仁,是我們溫暖的家!
大愛無疆,仁者無敵
坦率地講,我并不怎么了解中仁,或者說不怎么了解真正的中仁。她是從一個小小的校辦工廠發展到現在一個巨大的產業集團,就像是原來是一棵小樹苗,現在變成一棵參天大樹,而且枝繁葉茂。中仁的故事太多,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所以讓我來講的時候我心里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因為我無論怎么去講都講不出中仁的博大精深。
大約在三四個月之前我參加了中仁健康管理公司的一個活動,那是我第一次到中仁健康管理公司。那天我到的比較早,第一個來到接待室,這時候我看到一位年長者扛著梯子走進接待室并要在墻上掛一幅字畫,旁邊站著幾個年輕小伙子在遞著工具,當時我想這位年長者一定是這家單位的老職工吧。這個時候進來一個人,顯然和這位年長者很熟悉,就說了一句說:“哎呀,你手下這么多人,這點事還用你親自干嗎?”只見這位年長者緩緩地從梯子上下來,淡淡地一笑說了一句:“他們小孩不會干這種事,我不放心吶。”這時候我才恍然大悟,你猜他是誰?他就是中仁集團的總裁張述智。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他,看到這幅畫面我心里是滿滿的感動。或許這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在其他地方是不那么容易看到的,現在我想在中仁這種事情可能隨處可見,甚至是微不足道。
重要的是張述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不像是一個領導,而更像是一個慈父,我想只有那種內心充滿大愛的人,才能表現出這種仁性的渾然天成。
坦率地講中仁開發的小區都不是什么黃金地段,這個大家認可嗎?但是我們去中仁的小區看一看,小區并不在最好的地方,也不在最貴的地段,但是小區建設的怎么樣?(觀眾:好!)謝謝大家。中仁的小區還有一個特點,大家有沒有發現,都是有水系的。因為我們的張董事長他不只是一個老板,他還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學者,他深知儒釋道的精髓,他知道水對人的影響。水代表什么呀?水代表財富、代表著和諧、代表著通達,我都知道上善若水。所以張董事長一定讓中仁的業主不僅居住的環境優美而且享受那份安寧和富足。只有具有大愛的人,才能如此布置他的小區。
有一天我跟董事長聊天,我說:“你為什么要成立一個健康管理公司?因為它不是很賺錢的,至少短期之內并不會很賺錢。”張董事長這么跟我說:“人往往到了醫院就要花很多的錢,雖然我們都有社保,但是還要消耗很多的國家社保資金,如果我們做到未病先預,讓人們少生病、不生病,或者晚生病那么他到醫院的次數就會減少,就會節約更多的醫保資源,國家醫保的沉重負擔就會減輕。”我想這是一種何等的格局,多么高尚的情懷。
回想起來我們膠州當地人,會感覺到中仁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步一步走過來,他們總是默默地做著,就像一句廣告詞說的“他們總是做得很多說得很少”,似乎他們從來不去爭。他們的所作所為和當代的競爭社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依然沒有阻礙他們的強大,或許他們現在還沒有那么的強悍,但是他們這么有大愛之心,相信中仁集團將來會走得更高更遠。我曾經在很多場合這樣講,“將來就是我們都不在了,中仁集團仍然會屹立在膠州大地上。”所以為什么中仁不用去爭、不用去搶,因為中仁是有大愛的,因為大愛無言,仁者才無敵。